- · 《电影艺术》编辑部征稿[10/30]
- · 《电影艺术》杂志社收稿[10/30]
- · 《电影艺术》杂志社刊物[10/30]
- · 《电影艺术》期刊栏目设[10/30]
- · 《电影艺术》数据库收录[10/30]
- · 《电影艺术》投稿方式[10/30]
俄罗斯电影国师也犯过忧郁病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于近日举办的俄罗斯电影大师展,放映了邦达尔丘克、卡拉托佐夫、克里莫夫、梁赞诺夫、米哈尔科夫等多位俄国名导的代表作。其中,称得上“国师级老艺术家”的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于近日举办的俄罗斯电影大师展,放映了邦达尔丘克、卡拉托佐夫、克里莫夫、梁赞诺夫、米哈尔科夫等多位俄国名导的代表作。其中,称得上“国师级老艺术家”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创作离当代最近,他爱好书写斯拉夫往事与俄罗斯历史,响亮的大作不少,尤以好莱坞风格的大制作《西伯利亚理发师》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烈日灼人》为最,也因此被称为“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
亦褒亦贬的“国师”称号
但此次大师展映的策划特意绕过了米哈尔科夫频繁亮相于电影频道的那些主流佳作,为上海观众带来更为罕见的《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和《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二者均隶属米哈尔科夫被低估的早期创作,颇受小众影迷的追捧。
称米哈尔科夫为“国师”亦褒亦贬,褒在于其一生电影成就不容置喙,贬的或许是这位影业巨擘于俄罗斯政坛的权力八卦。米哈尔科夫家世显赫,外公是声名足以冠名莫斯科国立美术学院的油画大家苏里科夫,父母均为作家、诗人,先是沙皇贵族,后来又跻身斯大林亲信。其兄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亦是当代俄罗斯电影界的重要人物,其西化做派却与国家色彩浓厚的米哈尔科夫大为不同,早年还曾出走好莱坞、为比利·怀尔德开车。
对于近十年里成长起来的影迷观众,康查洛夫斯基或许更为知名,毕竟他接连献出《亲爱的同志》《战争天堂》《邮差的白夜》几部技艺精湛又姿态严肃的艺术佳作,三登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至于弟弟米哈尔科夫,看来已经廉颇老矣,创作上只能翻炒“革命历史”里“烈日灼人”的冷饭,平日则忙于在俄罗斯电影圈内做保守主义建言、宣扬“恢复俄罗斯传统精神”之类的口号。
《烈日灼人》
而《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和《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完成时,米哈尔科夫才迈过30岁的门槛不久,还不是俄罗斯的“国宝”或“国师”,看起来只是一个或因家境优越与祖国民族有更强同在感,却依旧徘徊于个体困惑的年轻创作者,关注的也是集体生活与个体追求的互相挤压。与其苏联解体后作品的恢弘激荡不同,米哈尔科夫这一阶段的作品,包括当代背景的《五个夜晚》《没有证人》,虽然作者风格已基本成熟,但还清晰可见戏剧文学传统的影响与带有私人痕迹的冲突心态。
构成自己的契诃夫世界
米哈尔科夫一生的创作包含了大量的文学改编,尤其是对契诃夫的作品,如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凭之赢得戛纳影帝的《黑眼睛》就改编自契诃夫短篇《带小狗的女人》。他认为“契诃夫的惊人才华在于,当他讲自己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这也是在说我们,他对自己笔下人物有时很严厉,但从不把他写的人物和他自己分开。”这在俄罗斯电影界显然不是偏门选择,但米哈尔科夫确实也在不断试验中构成了自己的契诃夫世界——在戏谑、愁郁、狂喜与绝望中不断转调。
《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来自文学大师契诃夫创作于19岁的戏剧处女作、四幕剧——《普拉东诺夫》。原剧本时隔多年才发表,本无题名,普拉东诺夫只是其中一位核心人物的姓氏——他是桀骜不驯的乡村教师,周旋于贵族庄园的遗老遗少间,轻佻、刻薄,却也被身边的无聊人们奉为有思想有智识的座上宾。这是一个并不少见的男性角色,他不缺女人、但看轻爱情,不弱言谈、但身无成就。
《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
电影删繁就简地保留了剧本里男女勾连的人物关系,将四幕结构在空间上颇为连续地分散到了一座传统乡野庄园的各个场景中,田园诗般抒情化了相对干瘪的戏剧冲突,并添上诸多滑稽笑料、形象细节与富于电影性的寄寓于光影风景的思惘空间——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多么休闲又多么可厌的一天!仆人永远无法捞起椅子,贵族净想着玩骑猪的游戏,医生不愿意冒雨出门看病,人们有说不完的话,而俄罗斯的土地如此广袤,普拉东诺夫很清楚,逃是逃不出去的!在这样昏昏欲睡的夏日情氛里,旧时代的怅恨间歇爆发,又被轻轻放下,像是机械钢琴砸出的重音。
《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没有这么紧张激烈,其力道、冲突是被适度延宕的。毕竟冈察洛夫的同名小说描绘的,是如此惫懒的一个人和他的一生:地主老爷奥勃洛莫夫离不开他的长袍和床铺,成日躺在床上,梦见自己安逸的故土。这个温顺的、柔软的人物,看起来和普拉东诺夫极不同:普拉东诺夫是一个失了意的知识分子,一个曾经被当做拜伦二世的诗人,他掠夺了许多女人的爱情,在社交场合咄咄逼人;而奥勃洛莫夫恰恰相反。但他们的轮廓又是吻合的,他们都是局外人,只是普拉东诺夫躲进了妻子柴米油盐的温柔乡里,奥勃洛莫夫躲到了床上。奥勃洛莫夫与他日日做的梦、与他奶妈一遍遍讲的故事一样,是童话式的,看似个真人,其实是个“宝玉”。他“在故乡温馨柔和的风土人情中孕育长大”,自到了彼得堡就对社会生活感到疲惫,从来不信任这个抛弃宁静、过度积极的前进趋势。他的未来只是脑海里的蓝图,与其去实现它,经历羞辱折磨成为一个浑浊的人并接受一切不尽人意,不如把心灵呵护在奥勃洛莫夫田庄的琥珀里!
文章来源:《电影艺术》 网址: http://www.dyyszzs.cn/zonghexinwen/2021/0611/1037.html
上一篇:百年历史的深情回望 电影《1921》献礼建党百年
下一篇:帮艺术电影突围,就靠他了